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1451之争雄欧陆》最新章节。
内阁之下,设中书门下省(负责提出规划、审计规划)和尚书省(执行)。
中书门下省又主要向上承接,有审计院(大家都懂)、规划院(主要负责整理规划)、铨曹院(官员审计提迁)和监院。
尚书省则比较多了,吏、户、礼、刑、工外加税部、商部、教部三个正部共八部。然后是邮局、殖民局等外挂的局子衙门。局子衙门实际上是绕过尚书省向上负责的。
之外还有御史台、大理寺、都察院、钦天监、国子监、鸿胪寺、宗正寺、太常寺一共八个直属于内阁的单独衙门。
御史台与地方的按察是一条系统,属于官员上的检查;钦天监负责天文和农业历法规划;国子监是教育,下属高等学堂和初等学堂,最近在办中央国子监的直属学校;鸿胪寺则与礼部有交叉联系,礼部负责外交和礼仪(地方上的则归属于教谕,负责教学),鸿胪寺负责来宾、使节的安置,实际上是个清汤衙门,主要官员在礼部做副官。
还有大理寺和都察院。前者负责进行司法执行,后者负责立法审法和事后司法检察。
以及宗正寺和太常寺。宗正寺不用说,秦苍和秦川以及秦四两,再加上撑架子的秦长安一家,一共四家秦氏被纳入宗正寺的范围,不过也是个清汤衙门,由秦氏族人在负责。
太常寺则负责各官员的后勤保障、朝会指挥等等。
于是,
孟卓彦任中书门下省的中书门下令,加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内阁。
秦长安任尚书省的尚书令,加参知政事入内阁。
王荣芳任工部尚书,加参知政事入内阁。
陈翰林任枢密使,加参知政事入内阁。
张琦任商部尚书,入内阁...
杨琇高福星高照,加礼部尚书,暂不入内阁。
其他的尚书及次位都简拔了一群人上来。如地方上的汤茂入京任都察院院长,孟卓彦的得力助手张成林任大理寺正卿等。
魏阳任殖民局局长,秦川任宗正寺宗正。柳玉京任教部尚书,名义上是管理国内宗教,实际上是在以官府正部的方式推行改造后的道教。
其他的人选也一一扎堆。
目前主要是铺起一个官府的架子。许多机构,如鸿胪寺实际上挂在礼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不怎么分家,太常寺正卿实际上是内阁的一个厨子和礼部的一个老学究一起在兼任......
必须提到的是,许多官员的子弟都已经加入了分派官员的行列。如王荣芳的几个儿子在户部和税部,孟卓彦的大儿子孟长青避嫌,去了礼部修养,秦长安的大儿子秦福临在铨曹院任主事等等。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分官盛宴。以至于赤州人都说在大街上一板砖可能都能砸出一个官来。
这样也让一个月四千海佩伦的官爵金支出一下子高到了九千多海佩伦,支出整整涨了一倍!
但是这是一个国家的必经之路。架子铺开了,骨肉才能长出来。
如原先的各监,现在都部分并入了工部和商部,然后自组一院——监院列在中书门下省的四院之中。他们也都得到了最少四品的官位。
这场官职上的大变动被称为53新政,成为了大汉开国以来最重要的事情.......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1451之争雄欧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