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回80当大佬》最新章节。
抵达美国之后,顾骜立刻紧锣密鼓地投入到了《创新者的窘境》的宣发工作中去。
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撬动今年美国股灾、建立神预言的筹码。同时也是他确保狙击王安电脑市场估值的杀手锏。
这么多重意义的叠加,让一切不得不谨慎。
愚人节前两天,顾骜就在麦克纳马思的请託下、也是仗着顾骜跟特德.特纳固有的老关係,上了cnn的一档访谈节目,专门谈了科技行业估值,节目反响效果还不错,被不少美国散户股民认为是业界良心。
时代集团毕竟是手握《时代》周刊、以及众多华纳系媒体的美国传媒巨头。
所以哪怕是为朋友推广宣发,做事儿手段也是比较有逼格的。不至于直接铺天盖地玩重複式广告,怎么也得包装成各种论坛、访谈。
当然了,按照正常节奏,这样的节目肯定是会受到重量级的反方嘉宾反驳的。只是因为当时顾骜的书还没发,大家也不知道他会讲些什么,无法準备,才让他比较轻鬆地刷到了第一波公众认知。
不过这种侥倖也不会持续太久的,一旦他的书发行之后,那些想盯着他争议的人,肯定会买来细细揣摩,然后找准角度反击。
不管怎么说,专业人士圈子里的关注度是刷够了你要反驳,至少也要先买书好好读才能反驳。
4月1日,日当天,在时代系的努力造势下,《创新者的窘境》单日现场发售量,就突破了美国图书届畅销书的衡量门槛。
在80年代的美国出版界,一般认为首印后,短期内卖完5万套的,就算“畅销书”,都不一定严格要求首日,有些甚至首周都可以。这是一个大致上可以理解为后世某文学网站三千均订算精品差不多的门槛标準。
顾骜的《创新者的窘境》第一天就卖了7万8千册,甚至还有好几万的远程邮购预定。如果把这些都算上,能有10~15万之间。
这样的成绩被归入“畅销书”自然是毫无问题的,再稍微努努力,冲进全美畅销榜前十,找个位置,也是有可能的。
按照80年代末美国出版市场的行情,年度畅销榜前三的着作,多半要够到年销量200万套吧,相当于一年内5%的美国家庭都会有买一套。
这种书基本上不会是文学作品,反而以商业着作和历史社会类的通俗专题为主80年代的美国,也是颇流行过一段成功学的。只不过后来等中国开始流行成功学,美国那边早就过时了。
首日七八万,后续一个周末三天每天平均五万,仅仅一个星期下来,《创新者的窘境》总销量就突破了30万套。而且听说订阅者与《华尔街日报》等精英媒体的用户高度重合。
《华尔街日报》有20万的常年订阅用户,虽然人少,却是全球商务和投资精英,这些人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哪怕为了防御性的目的,也会批判地买一本顾骜的着作看看。
第二周,因为积压的专业人士购买力被释放完了,销量顿时骤减了一大半,大约一周只有十几万销量。
按照时代集团的估计,首月剩下两周,也能保持在十万以上,那就相当于首月总销量有70万套。
就算后面成绩再衰退一些,上半年剩下几个月平均一个月20来万、下半年每月10几万,加起来也能轻鬆满足“全年200万”这个进全美年度畅销榜前三的指标了。
……
见到麦克纳马思和时代系的下本力挺,跟着顾骜一起来美国的萧穗,看了也是暗暗心惊。
她估算了一下,光是时代系花下去的推广媒体资源,怎么也值得好几十万美元了,今年后续的宣传开支都算上,可能要过百万。
百万美元对于顾骜当然不算什么钱,对于时代集团也不算钱。但只是出一本书的话,卖再火利润也很难平掉这部分成本。
萧穗自然不能理解麦克纳马思为什么对顾骜这么仗义了。
她完全看得出,顾骜原本在美国科技产业界虽然也非常有影响力,但绝对还没到“出一本商业管理和投资理念方面的专着,就让《华尔街日报》的20万订阅用户全部跟进买书”的程度。
初期的销售和推广成绩,有至少一半还要归功于时代集团的帮衬。
而双方毕竟也算不上顾骜的什么真.朋友。
人家是从去年组织了美国企业家代表团去中国传授经验、跟顾骜交集渐深之后,觉得顾骜有些观点有道理,能挖猛料,才跟顾骜以利相合。
对于这个问题,顾骜私下里也给萧穗解答了一下:
“很显然,麦克纳马思和时代系传媒的高层,自己也都觉得美国现在的股市有点疯狂,而且大家对科技行业的跨代繁荣信心确实有点爆棚了。
作为媒体,这种时候顺着大流继续吹捧,是搏不到眼球的,因为你的同行也在吹捧,你有什么把握吹得比同行更精彩?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回80当大佬》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