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为什么会是解朔啊???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的脑子一团乱麻。

  解氏在晋国当然属于比较古老的家族,只是一直不温不火,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亦没听说犯过什么致命的错误。

  以家族实力来讲,解氏属于比较平常的中等家族。

  拥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封地,人口最多不会超过五万,能拉出两个“旅”左右的兵力。

  这样的家族,晋国起码有十五个以上。

  事实上,中等规模的家族都是那样的实力,哪怕有差距也不会太大。

  大多数的小家族,治下人口从数百到上千,纳赋时带上一个或两个“卒”。

  能拉出一个“旅”进行纳赋,算是达到中等贵族的水平线。

  而在晋国讲的是“卿本位”的那一套。

  简单的说,除了国君之外属于“卿”最金贵。

  很多时候,国君说的话未必有“卿”讲来管用。

  这个也就决定“卿”的尊贵和有用。

  但是!

  “卿”的有用是建立在每每国家需要征兵,出兵最多的会是卿位家族。

  更直白一些,“卿”掌握了更多的资源,能拉出更多的兵力。

  国家需要动用军队,一名“卿”再少也能拉出一个“师”,多的甚至能拉出一个军团。

  那当然是因为卿位家族掌握了比其余贵族更大的地盘,能够动用的资源也更多。

  相反,国君有大义名份,手头上却没有足够的武力,来保障发号施令能被严格执行。

  吕武决定暂时不去耗费精力来猜测解氏怎么成了卿位家族。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老吕家可算是成为卿位家族了啊!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然而,不是获得卿位就算万事大吉。

  那么多卿位家族是怎么消失的?

  太远的例子很难说得清楚,赵氏、栾氏和郤氏的教训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吕武琢磨出两个规律。

  第一个是因为太强。

  像赵氏和郤氏都是太强,导致不但国君忌惮,连带一些第二梯次的家族也不想国内有这么一个强大到过份的存在。

  那怎么办?

  联合起来干他呀!

  第二个是仇人太多。

  这个讲的是郤氏。

  强得过份会被联合起来干掉。

  得罪的人多要被无时无刻地进行算计。

  弱则保不住卿位。

  可以想象在晋国当“卿”是何种程度的如履薄冰。

  在接下来,国君又公布了一些任命。

  包括吕武兼任司徒。

  士鲂兼任士师。

  而司空、司寇、内史、中尉……等一些职位是早被“卿”给兼任了。

  在晋国当“卿”,一人兼任多个职位早就是老传统了。

  国君宣布完任命,又讲了一些勉励众臣的话,没打算举办饮宴进行款待。

  同样,国君没有处置那些空出来“无主”的地盘。

  吕武刚刚成为“卿”。

  国君很人性化地给吕武放了假。

  众人出了宫城。

  众贵族开始向获得卿位的人进行祝贺,就是一个个无法掩饰恰柠檬的表情。

  “解朔并未兼任何职。”士匄说着还对吕武眨了眨眼睛。

  吕武没心思去猜测解氏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士匄压低声音说道:“国君推举祁奚,中军佐(韩厥)举荐赵武,皆未如愿。”

  他没有过多的讲什么。

  晋国的贵族,没可能让公族担任“卿”的。

  国君推举祁奚,遭到了智罃、韩厥、中行偃和士匄的一致反对。

  想推赵武上位的韩厥,则是遭到了智罃、中行偃、士匄和国君的质疑。

  其中,士匄的反对最为坚决。

  他将话讲得太透,说赵武没有值得夸耀的功绩,年纪着实也太小了一些,覆灭又复立的赵氏难以承担接下来的纳赋。

  智罃说了跟士匄差不多类似的话。

  晋国在接下来会连续爆发战争!

  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底,还是不要强行在争夺卿位上凑热闹了。

  覆灭又复立的赵氏,地盘太小,治下人口两三万,拉不出一个“旅”以上的兵力。

  这样一来,赵武成为“卿”是好事还是坏事?

  本来态度不明的国君也开始反对赵武获得卿位。

  事实就是那么一回事。

  接下来晋国可能要跟秦国打一场,更需要应对楚国的挑战。

  一些小弟那边也出现情况。

  齐国又开始在欺凌鲁国。

  卫国和曹国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另外一些更小的国家,屁事也太多。

  等于说,晋国极可能需要两线或多线作战,担子重得很呐!

  小身板绝对扛不起那么重的担子,还是别瞎凑热闹啦!

  国君不再强求祁奚担任“卿”,也反对赵氏获得卿位,问还有没有人选。

  进行反对的人,其实未必心怀歹意。

  智罃刚要推荐人。

  国君就说解氏不错。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相关阅读More+

庄不周

炮火弧线

康斯坦丁伯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红色商人降临1949

屠神龙作品集

曹贼

庚新

王梓钧
本页面更新于2025-02-07 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