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京华风云》最新章节。

淞沪会战爆发,迅速掩盖了北方日军进攻的乏味。所有的焦点全部集中到淞沪战场。关键是上海作为世界上名声显赫的国际大都市,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是必然的。淞沪开战之初,老蒋由于兵力调动不力,未能及时堵塞江河要道,未能及时消灭三千日军海上陆战队及攻占日海军的要塞,致使日军很快集中兵力登陆作战,迅速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由于上海是不设防的国际都市,因此中国军队在上海没有驻军权。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后,这纸公文作废,中国军队开始向上海开拔,旨在先期消灭上海地区所有的日军,可是此战役的目的一开始就落空。或许受北方战役的影响,一开始日军就动用四个师团在上海登陆,开始发动凛冽的攻势。与原有的历史相比,兵力增加一倍,而且日军准备很完善。

一开始双方爆发了空战,老蒋把仅有的400架能作战的飞机全部投入战场,截止到8月底,老蒋的飞机损失殆尽。最令穆亚平吃惊的事情是,截止到8月底,老蒋在淞沪战场已经投入70万大军,而日军也在淞沪战场投入了9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近30万兵力,而日军海上战舰也增加了三分之一,除了第三、第四特混舰队加入战团外,还额外增加了一半第一特混舰队的战舰,航空母舰竟然派来了四艘。这种变数让穆亚平揪心起来。

对照原有的历史,日军在淞沪战场投入的总兵力足足提前了半个月,哪嘛日后日军在金山登陆的第十军,兵力足足有十万人,不难看出,日军的总兵力将达到40万人,这种变局是穆亚平最担心的。日军如此举措完全是受张家口防御作战影响所致,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蝴蝶效应已经深深影响淞沪战场。

一开始冯玉祥担任前线总指挥,但是很快被老蒋取而代之。副总司令是顾祝同,右翼防守兵团总指挥是张发奎,并下辖第8集团军、第十集团军。中路总指挥是朱绍良。下辖第9集团军、第21集团军。左翼总指挥是陈诚,下辖第19集团军、第15集团军。由于中国境内交通不便,时下不少部队正在赶路,而淞沪前线实际兵力也就50万人左右。

此时,在太原战区司令部里,彭德怀站在军用地图前沉思,而穆亚平坐在桌子前,紧蹙眉头望着面前一张纸发呆。根据淞沪战场的情报,陆续整理出来的双方武备情况放在穆亚平面前。穆亚平望着纸上一连串的数字在拼命搜索记忆,对照淞沪战场的情况。当年穆亚平参军后,曾对淞沪战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他对淞沪战场的双方情况非常熟悉。

纸上显示出国军投入了78个师、7个独立团、3个暂编旅等不意外,但是出现了13个炮兵团的数据令他震惊。显然老蒋增加了炮兵团的数量。自从去年穆亚平为老将提供炮用钢材后,显然老蒋的火炮数量倍增。他知道老蒋三个月前新组建了三支炮兵旅。哪嘛充分说明老蒋把新编的炮兵旅拉上去了,原有的历史是7个炮兵团,现在几乎增加了一倍的炮兵力量。通过炮兵数量增加,深入一步看出老蒋肯定把生产的迫击炮大量装备了部队。由此推算,国军的战力增强了不少,看到这些穆亚平心里出现了些许安慰。

老蒋的海军部队没有什么变化,目前已经损耗大半。海军部队投入战场分别是:第一第二舰队及一个训练大队,一支鱼雷快艇大队,江阴要塞等部队,约40于艘战舰。坦率说:这些军舰还不够日本海军塞牙缝的,根本没有一战的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老蒋投入的空军部队有了变数,原有的历史老蒋部分空军投入了太原会战,由于穆亚平有自己的航空部队,因此老蒋不可能向山西方面派空军部队。由于空军部队相对集中,因此老蒋在淞沪战场投入了全部的家底,近400架作战飞机。虽然截止到8月底,空军部队已经损失殆尽,但是战果也相对较大。

看到日军的情况,穆亚平开始揪心起来。日军上海派遣军在半个月内投入了第3、9、11、13、27、31、52、57、101甲种师团。另外还投入了两个重炮旅团。由于坦克部队都投入了北方战区,因此日军在淞沪只投入了装甲战车部队。日军在第一阶段就投入了30万的兵力,这说明北方战区的顽强、有效抵抗,影响了日军及决策层。哪嘛日后日第十军在金山登陆围歼国军主力,兵力至少是10万人,届时日军在淞沪战场的兵力将达到40万人。

而日本海军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日海军投入第三、第四特混舰队,第一特混舰队一半战舰,航母数量达到四艘,战舰数量达到50艘。其中作战飞机500架,陆航飞机320架,海航飞机180架。看到日军的变化,穆亚平深深的担忧起来,看样子日军提出三个月打垮蒋介石绝不是冲动。开战10天后,穆亚平发报向老蒋进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谁知老蒋来电十分严厉,让他关心山西战局,不要干涉统帅部的指挥,穆亚平闹了个没趣。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京华风云》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肥妈向善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花非花月夜

苏俄再起

武装小兵

篡清

天使奥斯卡

地中海霸主

月影梧桐

1911新中华

天使奥斯卡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03 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