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枭臣》最新章节。
听到林缚在津海询问有无将第一骑师调出迂回包抄的可能,周普顿时来了精神
打到这时,淮东军从津海登岸的兵马,实际上已经远远过燕胡在凤河以西拦截的兵力,水师及编旅、后备旅及工辎营除开不算,以陆五零一、五零三、五零四、陆七零三及登海镇师、第一骑师为主,马步军精锐战卒就达到九万众……
除了留下一万五千精锐在津海为预备兵马外,十七日推到凤河沿岸及两翼的战卒就高达七万余众,可以作为二线兵马进入战场的编旅、后备旅也多达两万人淮东军在凤河两岸战场上的兵马总数,已经在凤河以西拦截敌兵人数的两倍,已经具备从侧翼包抄进行围歼的条件
最为关键的,在凤河以西负责拦截淮东军西进的燕胡兵马,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警觉,战术动作迟疑而生硬,也给淮东军围歼这部敌军提供最好的机会……
******************
十七日入夜,天晴依故,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战场的第一骑师,则从凤河以东地区北行,从楚铮所部控制的右翼战场穿过,连夜西行
在周普率第一骑师越过潮白河进入北岸香河县境,十二日开始就在潮白河、涡水河两岸收缩停滞不前的楚铮、张苟两部,也连夜往西展开,与在风河两岸的中路兵马,形成一张欲吞噬在安墟敌军的血盆大口,而趁夜西行的第一骑师,则仿佛卷出去的舌尖,要将所有可能西逃的敌兵都卷入腹中……
凤河西岸虽然以平原地形为主,但也有几座小土丘可以遮闭炮击
而在十七日入夜,刚刚认识到哪怕是一座小矮山,也能极好的拦阻淮东伏火弩的炮击的北燕将帅,正有计划将骑兵调到贴近淮东军西线的几处小土丘之后,以便能在近的距离,对淮东军战线的侧翼发动进攻
骑兵的优势永远在侧翼,而淮东火炮显然还没有密集到将侧翼的战场都遮闭起来,哪怕是利用水塘、小水沟等地形,将淮东军战线切割开来,还是能寻到许多给骑兵进击的空隙
在一天一夜近两万将卒遗尸战场之时,在凤河以西的北燕兵马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在生死存亡的压力,琢磨出淮东战线的强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意欲在十七日入夜之后,以分散的骑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从侧翼进击淮东军的战线
十六夜到十七日,淮东军进入凤河西岸的兵马,以扩大西岸战线为目的,有意利用东岸火炮阵地的炮击覆盖削灭多的敌兵,以防御性延伸战线为主,主动进攻的势态不足
诚意,这种战线部署有诸多弱点,但轮不到北燕兵马针对这些弱点调整战术,到十七日夜,进入凤河西岸的淮东军中路兵马,在南北两侧向中间夹击的两翼兵马配合下,露出凌厉而凶残的獠牙,以营旅为单位,连夜向骆河店、张家湾、卫桥以及长子营等地的北燕兵马驻地……
在前夜战事里,登海镇师第二、第三旅伤亡较重,作为预备队留在东岸,陈渍亲率登海镇师第一、第四、第五旅以及一个编旅、一个后备旅为主力逾一万五千精锐,主攻正当韩村渡战场的张家湾之驻敌,亦是燕骑在凤河西岸的主要驻地之一,在经历昨夜西岸的血腥苦战之后,犹驻有马步军一万五千余敌
而配合陈渍所部的主攻动作,韩采芝所部第一、第三旅以及一个编旅近万兵马,从东南方向,进击张家湾之敌的侧翼
凤河东岸由于河堤给大段的扒开,使得沉重的炮车行进十分困难,无法在野地随意展开进入西岸之后,四斤级的轻炮不过四百斤重,八斤级火炮不过七百余斤,连同牵引车在内,用两到四匹辎马拖拽,就能方便的随军进入较为复杂的地形
淮东军十六日夜间才强渡凤桥,在经历近一天一夜的血战之后,渡河兵马于十七日夜就完成往西展开凌厉攻势的调整,其度之快,叫在张家湾的那赫乌孤、佟化成等北燕将师为之瞠目结舌……
北燕集结于凤河以西的兵马,为家国部族之存亡,激励出最后的血勇之气,在战场不怕牺牲、不畏死亡,能迎着凌厉的炮火覆盖而冲进防守严密的淮东军战阵
同样的,淮东军自创建以来,从将到卒,都有着高昂的士气以及对胜捷的渴望,面对垂死挣扎的胡虏,又怎么会有畏惧之意?
惊讶归惊讶,但那赫乌孤等北燕将帅视淮东军的主动进击为他们击溃淮东军的难得良机,至少在运动战火炮及重弩等战械的使用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当即制定集中兵力克其一路的计划
然而在入夜后接到在潮白河、涡水河两翼的淮东军都同时往西展开的消息,淮东军有一支骑兵有包抄他们后路的迹象,佟化成意识到淮东军的兵力很可能要比他们想象的多,而且意图要将他们围歼于凤河以西地区
佟化成劝那赫乌孤趁最后的机会突围西撤,然而那赫乌孤犹自不理,以为有机会率驻守张家湾的一万五千精锐,各个击溃从正东方及东南方夹击而来的敌兵
事实上只要击溃一路淮东军,都能大为改善当前的战局,形势也容不得那赫乌孤不赌这一手
长期以来一直负责刺探淮东军情的佟化成却是心生绝望,即使在淮东军初建之时,林缚率当时的江东左军,就在津海犹能以不到两倍兵力的步卒,完歼当年那赫雄祁所率的四千精骑;至少到这时,淮东军还没有出现旅级战线给冲溃的败绩——在张家湾的两个方向,杀来却是两路镇师级兵马,佟化成不以为那赫乌孤的迎击能创造什么奇迹……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枭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