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吕布一统三国》最新章节。
当初派太史慈、于禁攻打高丽半岛时,吕布一直担心会战败,要知道,历史上隋炀帝举全国兵力攻打了三次高丽也都惨败而归,唐太宗攻打了两次虽屡取胜绩,但并未伤及高句丽之根,只到唐高宗时期大将李绩和薛仁贵才将高句丽平定。
在筹划该怎样攻打高丽半岛时,隋炀帝三次攻打高句丽和唐太宗两攻高句丽便成了吕布钻研的现实军事反面教材,正面教材只有唐高宗李治时期李绩和薛仁贵平灭高句丽那一场算得上,但也只能算做是参考,因为高句丽的三分之二领土都在后世的东北三省,不同于百济、三韩全部领土都在那个后世的高丽半岛。
首先是一定要确保好后勤保障,军粮运输不能出现问题,这是防止功亏一篑的关键,所以他让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高顺在后面都督粮草,这也是吸取杨广放不靠谱的杨孝感在后方都督粮草的教训。
其次,全面吸取杨广的教训,在对前线指挥上不能过于保守,让下面的武将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不能将所有决策都要由自己一个人来裁决,那样就会导致了作战不灵活,不能把握战机。杨广那厮是一个军事上的半瓶子醋,空有百万大军却无法发挥力量上的优势,他基上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战略战术手段,对高丽方面也基上一无所知,面对敌人的多次诈降竟然屡屡上当,不知敌、不懂分合之道、不知虚实,这样的人做统帅不败才怪了。
吕布虽然说不上是战争天才,但他的军事造诣和军事经验远超过现在任何一个敌方统帅,敌方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隋唐时期攻打高丽之所以那么困难,是因为那时的高丽是东汉末年高句丽将三韩、扶余等大部分国家吞并成立的国家,国力比东汉末年强了十倍不止,东汉末年的高句丽只是东北亚地区众多小国里面规模最大的而已,跟几百年后的高句丽没法比,不过它在这东汉末年毕竟是东北地区最强的国家,但历史上曹魏的二流武将母丘倹领一万多人就把高句丽打得落花流水,两次差点就把高句丽给灭国了,超一流统帅吕布平定东北地区势如破竹。无可厚非。
其实就是用人的问题,有些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就尽量发挥他们的才能。隋唐时期的将领也不乏久经战争考验的名将,可惜最终在最高统帅的牵制下无所作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亲征失败,其实归根结底都跟他们御驾亲征包办一切有关。
吕布就充分地发挥了张辽、太史慈、于禁的才能。让郭嘉、陈宫的参谋部推演战局排兵布阵发布命令,吕布在战争的大部分时期都是放任麾下武将领去做事,他只在关键的时刻做判断。
隋唐时之所以屡次攻打高句丽不下,还有两个原因,一则是没有很好的调查,没有详细的全面地图和区域地图,不熟地形。乃是盲人骑瞎马,二则是没有派人潜入高句丽国内破坏,致使高句丽权臣盖苏一举剿除所有政敌将高句丽军政全数掌握,团结统一的高句丽自然难以战胜。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吕布非常重视军事情报搜集,从十年前就开始在东北地区的敌对势力里安插了情报特工,他对高句丽、百济、扶余、三韩的了解甚至比这些国家的国王还要清楚,把这些国家里面稍微有些能力的人物全都刺杀。现在再来攻取这些国家自然易如反掌。
吕布这番苦心孤诣终于得到了回报,中华帝国的军队如摧枯拉朽。迅速击败东北亚地区的所有敌对势力。
吕布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地统治高丽,使之成为中华的领土而不再是日后还闹**闹个不停的殖民地,更不再会是愚蠢的空耗中华国力的藩属国。
历史上,唐朝曾经短期地占领过高丽,攻陷首都平-壤,国王高藏被俘。高句丽王国立国七百零五年而亡,高丽半岛的三国时代结束。高丽半岛四分之三的土地入于中国,新罗王国局促在半岛东南角四分之一的土地上。不过唐朝统治的时间只有九年,新罗对唐朝并吞了那么多土地深为不满,暗中发动民变,促使平壤孤立,唐军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总督府迁到辽东,新罗王国遂统一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跟唐朝为邻,隋唐时期国人在高丽半岛死了几百万人,却做了新罗的嫁衣。
再看看明朝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清末甲午年间的抗日援朝,再看新中国成立的抗美援朝,中华儿女在那里空撒了多少鲜血,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
再看后来,华夏国每年给北高丽输送50万吨石油,占北高丽进口石油总量的百分之八十,石油不仅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而且通常都是延期一到两年再付款,每年援助给北高丽五十多万吨粮食,也就是二十多亿斤粮食,这么多粮食足够养活一千万人,结果华夏国得到了什么呢?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吕布一统三国》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