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口为羔参谋部的参谋对前线的情况不是完仓了解,所口”永两天,裴承毅一直泡在总参谋部的通信中心,通过远程指挥让袁晨皓安排前线指挥部的参谋制订作战计划。考虑到国家领导人中没几个精通军事,也没几个看得懂专业作战计划,更没有时间详看印出来足足有几千页厚的战术计划,裴承毅让参谋首先制订总体战役计发“即调整战争计划之后的战役行动该如何进行、需要投入多少兵力物资、持续多久、能够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再将各个战役计划串联起来,形成一份简要战争计划。

裴承毅忙着制订新的战争计划时,王元庆也在忙着做相关工作。

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考虑,王元庆最关注的不是在什么时候结束战争,而是调整战争计划后会对国家产生多大影响,以及能不能消除这些影响。或者使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的确保国家处于正常状态。

众多问题中,王元庆首先考虑的就是兵力问题。

毫无疑问,仅凭现在投入的地面作战部队,很难跟上新的战争速度。

虽然按照最初的战争计刮。仍然得在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前占领大半个印度,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占领新德里之后成立新政权,然后为新政权武装一支军事力量,由其担负维持社会秩序的任务。因为原计利要在酚年底才能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扶持新政权,培军事力量,前线进攻行动也缓慢得多,不会对作战行动产生太大影响。现在的问题是,进攻速度明显加快。如果仍然按照原计戈“占领新德里之后扶持新政权,则无法在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之前培刮出足够的军队。到时候,要么让印度打内战,要么让作战部队承担占领任务。毫无疑问,两种选择的后果都很严重。前者会严重削弱这场战争给共和国带来的好处,不管印度内战打成什么样,一个变成废墟的印度,肯定不是共和国想要的出口市场与劳动力输出地。后者会使战争损耗与伤亡超过共和国的承受能力,还会加剧印度民众的抵抗情绪,对共和国与印度的未来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王元庆非常清楚,裴承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然不会直接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个办法的可行性不大。除了盟国不愿意出动更多的部队之外,还与战前达成的秘密协议有关。按照共和国做出的承诺,各国控制的占领区。将成为战后划分各国在印势力范围的基础。也就是说。谁控制得越多,谁的责任越大,好处也越大。虽然这一协议有鼓励盟国出兵的作用,但是除了巴基斯坦之外,其他几个参战国的国力都很弱。承受战争的能力也很差,不见得愿意背负更大的负担。以孟加拉国为例,除了明确要求控制西孟加拉邦与邻近的孟加拉族聚居地区之外。并不愿意承担其他占领区的治安工作。从共和国的立场上讲。因为要通过这场战争控制拥有口亿人的庞大市场,即便可以与盟国签署“门户开放政策”之类的利益共享协议,也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共和国的利益。最理想的方法。仍然是通过扶持亲华政权来控制印度,而不是肢解印度。

第二个办法看似理想。实施操作起来却有很多问题。别的不说,扶持新政权,必须为新政权提供地点,而最理想,也最有说服力的地点肯定是新德里。虽然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成立新政权,但是从外交上看,要想让印度新政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就得占领新德里,把新德里设为新政权的首都。这样做,至少在形式上使新政权获得正统地位,逃到南面去的老政权则变成了流亡政府。

占领新德里,谈何容易?

按照裴承毅的计刮,打不打新德里都是个问题。

当然,王元庆非常清楚裴承毅的政治头脑。虽然在第一天晚上没有明白过来,但是以裴承毅的目光,在制订作战计戈打手 的时候。肯定会把攻打新德里放在更重要的个置上,甚至有可能先打新德里,再转向南下。

即便如此,问题仍然比较棘手。

按照王元庆的估计,就算在旧月之前占领新德里,然后让新政权上台,同时着手组建与培刮“印度新军。”到西年春节,最多武装一支人数不超过旧万的军队,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准军事部队。靠这样的部队,肯定无法控制整个印度。要想稳住印度的国内局势,至少需要刃万“新军”。毫无疑问,培刮肯定会持续到站年底。新军担不起重任,共和国的作战部队还得留在前线。果真如此的话。在岛年初结束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政治家,王元庆不会像军人那样思考问题。

实际上,以军人的手段,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办法也不难,只是得更加深入的权衡利弊。

以王元庆的战略眼光,他不可能不知道如何解决。说到底,解决办法很简干,一卜珑是在战争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民走政权,抚,:“还给印度,共和国尽量不要干预印度内政,由印度人决定印度的未来。

虽然这也是必须走的一步。但是早走与晚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按照王元庆最初的想法,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肯定要以人道主义援助、战后重建等等名义在印度推行军管政策,等到印度社会秩序稳定下来,物资供应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民众的需求,再考虑解除军管政策通过大选组建正式政权。由此确定印度的政治体制与国家基本结构。

可以说,这么做最稳妥。也最能实现共和国的利益。

提前在印度推行民主制度的问题非常多比如战争对印度人造成的影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会对民主选举造成巨大影响,而民主与极端民族主义结合,将使印度再次对共和国构成严重威胁。无论如何,王元庆不希望数十年后再打一场印度战争。

要想达到最初的目的,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按照王元庆的设想,必须首先在占领区的管理问题上做出让步,将部分权力交给印度人,而不是由占领军掌握当地民众的生杀大权,由此产生的问题足以让王元庆头痛,比如其他盟国会不会同意这么做;然后还得加大对印援助,尽快在占领区恢复正常秩序,使占领区的民众过上比战前还要好的生活,由此产生的巨大投入也能让王元庆头痛。比如维持几亿甚至十几亿人的生活,就得用光共和国战略粮仓里的粮食,给战争受害者的补偿,也足以让共和国的战争预算增加好几成;最后还得在占领区内扶持一批开明政客,让他们在印度的民主制度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由此带来的问题同样能让王元庆头大,比如如何确定哪些人是开明政治家。就是一个有待商椎的问题。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虽然王元庆知道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到此,王元庆就不得不考虑一个只有政治家才会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提前结束战争所获得的好处,能不能抵偿为此付出的代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提前结束战争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王元庆就会全力支持裴承毅。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无法用投入来衡量。

想到这,连王元庆都不得不承认,裴承毅不但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军人,还是一个能够用政治家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军人。

会议上,裴承毅就明确提到,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好处才是最大的好处。

原话是不是这么说的,王元庆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很多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无法用金钱衡量。

别的不说,这场战争对共和国外交造成的影响就无法用金钱衡量。虽然通过在舆论宣传上大做文章,成功化解了美国的阴谋,稳住了欧盟,也稳住了俄罗斯,但是随着战争进行下去,在谁都知道共和国能够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好处的时候,那些把利益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国家。肯定不会让共和国独享其美。别的不敢保证。王元庆至少能够断定,美国会在战争后期提出“利益均享”原则,要求共和国在战后放开印度,向全世界开放印度市场,阻止共和国独霸印度。只要美国带头,现在对共和国还和颜和色的欧盟与俄罗斯肯定会积极跟进,瓜分战争带来的好处。

到时候该怎存办?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官

雁九

盛唐夜唱

圣者晨雷

庄不周

地中海霸主

月影梧桐

炮火弧线

康斯坦丁伯爵

变天

断刃天涯
本页面更新于2025-01-22 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