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战纪》最新章节。

王炤源由翼王保举,东王简拔,胡以晃这个面慈心善,天国上下公认的老好人自然不会有何异议。很快王炤源的军帅执照到手了,右八军驻扎在下关外的宝塔桥,与浦口隔江对着。王炤源索性先回浦口,取了袁宏谟等二百部下,再去上任。

在太平军的建制中,军帅是最低一级的将领职位,称呼上不再是“善人”,而是“大人”。在太平天国前期,军制尚属完整,检点将军这样的高层还只有三四百人,作为管理一个军的军帅已经算是太平天国的中高层将领了。这样的职位若不是金田起义出身,或是广西老兄弟,很难得授,要知道为天国打下第一座城池的罗大刚现在还是殿左五检点呢,更别说那些投靠较晚,战绩不著的两湖人士。王炤源作为皖省新附之人第一个升任军帅,自然得到不少人的艳羡,而其手下众多皖人则更是众心归附。宋鲁周、陆遐龄、胡永祥等人自从安庆越狱加入太平军后,既慑于王炤源身先士卒的武勇,又服其同甘共苦的带兵作风,早已对其甘为生死。钟良相、任桂新等老太平军则久在王炤源治下,无论是因军命还是人心,也都渐渐归心。

刘肇钧,广西人,雇农出身的他很早就投入到洪天王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他身材短小,在冲锋陷阵的战场上根本就是个劣势,不过,他有个本事,这人比较能跳,一跃就是丈余。清时期一丈相当于后世的三米一。这跳高能力,让他去参加奥运会,拿冠军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不过可惜,这家伙没参加过奥运会,倒是参加了太平军,但是他的跳跃本事也得到了展示。太平军打仗厉害,清军根本打不过,打不过怎么?只能躲呗,躲在墙高数丈的城寨里,清军以为闭门不出就行了,没想到刘肇钧一跃而上,大城小城都不是小事。就这样,这家伙跟着太平军从广西跳到了江南,屡立战功,官职也从圣兵升到了师帅,也算不错的啦,都越了好几级,要知道太平天国中不是所有人都是王炤源,参军没到三月就是军帅的奇葩只有他一个。

本来刘肇钧这样带着几十个兄弟磨练磨练,没几年就会升上去,按他自己说的,丞相检点不在话下,历史也是这么演的,后来天王大封诸王,这厮还当了太平天国两千个王之一的凛王。不过他遇到了王炤源,两日前,与己不和的军帅无缘无故地被调走了,五个师帅被带走了四个,就剩他一个。他不是军帅的心腹,没有被带走很正常,只是听说新来的军帅是个安徽人,他有点想不通。想自己从广西一路打到天京,不说身经百战,那也是九死一生,先前被个酒囊饭袋骑在头上也就算了,人家好歹还是金田团营的老弟兄,咋这回又来个安徽佬在自己头上拉屎撒尿。想到这些,刘肇钧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怀才不遇的感觉。

当见到王炤源本尊的时候,刘肇钧怀才不遇变成了忿忿不平,这军帅明明还是光屁股的娃娃嘛,说难听点,咱老刘打过的仗比他拉的屎还多!虽说他有点气愤,但是还是强忍住了。

下关宝塔桥营地里,金八总制左崇纪极为庄重地向右八军宣读了王炤源升官的执照。案太平军军制,总制以五行排序,前军以“火”,避讳改成“炎”,后军为“水”,中军为“土”,左军为“木”,“金”自然就是右军的代号。金八总制左崇纪正是右八军的最高指挥官,但他却不是王炤源的顶头上司,中间还夹个金副金八监军侯裕田。左崇纪,王炤源不熟悉,不过他可知道侯裕田。太平天国森王侯裕田,历史上天京陷落后,这家伙还跑到香港去了,暗中资助过侍王李侍贤,不过最后还是被清政府屠杀了。

虽然有两位上司在,但是日常管理右八军的还是军帅王炤源。当初长老冯云山制定太平军制的时候,为了防止将领操纵兵权,故意在一军中设置了总制、监军、军帅三级将领,并规定总制掌作战指挥权,平日辖军,则以军帅独任,尽管现实中制衡效果不佳,但战斗力也没减弱。

王炤源在请示过两位上司后,即时颁下盖过翼王大印的任命执照。将左二军原部与右八军合并,合并之后有一千七百人,重新打乱整编。不过刘肇钧的左营没动,以示亲厚,其余部众编为四个师,袁宏谟为前营师帅、胡永祥为后营师帅、陆遐龄为中营旅帅、任桂新为右营师帅。谢珍科为军帅尉长,职同旅帅,管带四十个军帅尉。至于钟良相,不善作战,其本人也有意换做文职,便命他与蒋琬同为军帅书理,处理军中文书。

次日即天历四月十八,浦口军营里升起了一面黑字无边的黄色三角旗,斗大的“太平”二字旁边赫然写着“右八军帅黄”,在等级森严的太平军中终于有了王炤源的一席之位。这虽然对王炤源来说是由下层军官向高级将领跨越的重要一步,但却还未入得了统筹天国战局的最高层的法眼。六合惨败之后数日,便有北伐军攻克滁州的喜讯传来,接着临淮关、凤阳等地连番被攻破。

与此同时,负责提督水营事务的殿左五指挥唐正才,正在下关大王庙打造船只,为西征做准备。而王炤源所部右八军的也经常被调去,搬卸镇江太平军送来的木材,太平天国境内能取材的也就镇江小茅山,顺江而上直达下关。

天国定都之初,决策层便有战略,若推翻满清,统一天下,则必须北伐燕京;若巩固势力,补充兵源,则必须西征湖广;若切断清廷财源,扩大己方力量,则必须东征苏浙。太平军最早是东征,李开芳占扬州,罗大纲占镇江,后因清军江南大营横亘,未能触及苏常。由是天国最高的军事统帅东王杨秀清才选择北伐,待势力得到一定发展后,再行东征。天京地处长江下游,自古在此定基之者无不力争上游,而来犯者往往由长江上游而下。如晋灭吴,隋灭陈,先据荆楚而灭吴越。再如明洪武先灭陈友谅于武昌,稳定根基,再行北伐。而天国后期,忠王李秀成喜江南富庶而弃江防,导致武昌、九江、安庆等江防重镇一一陷落,最终天京独木难支。西征并举,

东王锐意夺取长江上下,屡出险着,先天子守国门,屯重兵于天京,牵制向荣、琦善等南方清军,再派李开芳北伐,拖住北方清军,而后行西征,壮大实力。杨秀清作为最高的军事统帅,能指挥太平军一路攻城略地,不断壮大,最终戳去江南半隅,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不能不让人叹服。

天京外围清军骤集,兵力强势,虎视眈眈。北伐之师已行,太平军若再想西征,则不得不考虑天京的防御。否则,天京兵力空虚,后果严重。东王以北王韦昌辉统帅天京防务,内线西面以板桥镇为堡垒,与大胜头关、三山矶、雨花台连成一线。东面以接替殿右二检点陈宗胜驻守的朝阳门为依托,继而在上方门、七桥瓮、天堡城、龙脖子驻兵,对阵孝陵卫的清军大营。而北面又以浦口为前沿,加之驻守九袱洲、七星洲的部队,共同警惕滁州六合来敌。

如今北伐节节胜利,时机已到,西征迫在眉睫,东王不得不加紧统合其他部队。在天国的军队中,按战力的强弱,明显可分为两部分。当先的当然是定都天京之前的二十五军,序号都是各路的前五,这些军兵员充足,从军日久,不少都是从广西出来的老弟兄。而剩下的就是定都天京之后新建的七十军,虽然番号数量多,但大多都像原右八军那样,一军才几百人,有的甚至几十人,士气差,很多都是享惯福的金陵人,哪能打仗。

打仗的兵难选,带兵的将更难选,西征是天国大计,统帅者自然是勇猛善战者。举凡天国,最能战者谁?西王萧朝贵呗,不过他死了。那第二能战者谁?林凤祥啊,他去北伐了。那只能找第三能战者,不巧列名第三的李开芳也去北伐了。东王找来找去,一个没找到,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都是他的亲信,不过都被他打发去北京了。现在点帅的时候,东王才有点后悔,早知道留一个就行了。东王的亲信不在,其他王的亲信还在啊。

北王推荐天官正丞相秦日纲,把诸王之下天国第一大员给推了出来,不过翼王也不差,他一次性推荐了两位,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和殿左五检点罗大刚,胡以晃位尊,即便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在时也不敢傲娇。罗大刚为天国首破第一城池永安,所向皆有功的名将。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天王强烈推荐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赖汉英功不在高,不过其姊乃洪天王第二妻,除去洪天王那在天上飘渺不定的第一妻以外,真正的天国皇后,堂堂国舅,天王真是荐贤不避亲啊!

看到这些推荐,杨秀清迷离的小眼更是捉摸不透,不过大致也可以猜到。无论秦日纲、胡以晃、罗大刚,还是赖汉英,都不是他的亲信。秦日纲、胡以晃都是接近王爵地位的高官,让他们领兵西征,若然有功,以何封之?固然可以封王,哪岂不是平添两个跟他杨秀清争权的人吗?罗大刚,这个在广西就被领导层排挤掉的非拜上帝教徒的将领,让他领兵,不是打诸王得脸吗?至于赖汉英,虽是国舅,但还真不是个人物,功不著,名不显,徒有虚名而已。只是让他领兵,岂不是助长天王的声势?

如今的天国,虽说是他洪家的,可在杨秀清的手里,兵权、财赋无不归他管,洪秀全只是他杨秀清的傀儡!傀儡?对,就是傀儡,洪家人愿意当傀儡,便让他们做去吧,杨秀清自认为想到了个绝顶的妙招。

书荒阁【www.shuhuangge.net】第一时间更新《太平战纪》最新章节。

穿越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花非花月夜

王梓钧

一六二二

石斑鱼

大唐天将军

落叶凋谢

红楼琏二爷

桃李不谙春风

不是吧君子也防

阳小戎
本页面更新于2025-01-19 14:40:28